新冠疫情最初暴发时,新加坡是中国境外首个出现疫情的国家。自1月23日确诊第一位输入性病例,新加坡便拉开了防疫大幕。这个在东南亚素有“花园城市”美称的国家,在抗疫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措施和方式,引起全球关注和热议。一时间,新加坡“佛系抗疫”这四个字眼遍布各大媒体报道和微博言论,褒贬不一。4月6日,我们发表了一篇梳理新加坡抗疫时间线的文章,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希望能了解更深层次的分析。我们特邀在新加坡从事华文教育多年的燕子老师,带我们看一看,新加坡政府和民众到底是如何抗疫的。
之所以把新加坡抗疫称为“佛系抗疫”,是因为在发现确诊病例后,新加坡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强制取消所有大型集会,而是照常举办“大伯公元宵聚会”,甚至不提倡健康人佩戴口罩,鼓励轻微症状的人在家休息。但事实上,你仔细看看新加坡的抗疫举措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真的“佛系”。
(新加坡政府并不提倡健康人戴口罩,因为戴口罩可能给人带来“错误的安全感”。来源:作者供图)
在我的记忆中,早在1月2日,新加坡卫生部就发布了第一条公告:通知医疗从业人员留意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并按照不同年龄设置定点接诊医院。同时,新加坡国际机场针对来自中国武汉的旅客,启动体温检测和异常者隔离。随后,卫生部也一直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动态,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的反应速度之快。
(新加坡卫生部自1月2日起就针对“发生在中国武汉的聚集性肺炎”发出公告,并一直发布最新动态。来源: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就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都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你说人家是佛系,你搞笑呢,人家一点也不佛系,看上去佛系,人家是武当派。”我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疫情,不同的国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抗疫举措,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防疫不是一场比赛。所谓的新加坡“佛系抗疫”,也只不过是新加坡政府考虑到自己的国情,采用一种对经济和生活影响较小的抗疫模式。从数据来看[1],截至3月13日,新加坡的确诊病例、高危病例都在缓慢增加,死亡率更是一直保持为零。可见“佛系抗疫”措施在新加坡防疫初期阶段的效果是明显的。
自疫情从中国初发到全球暴发,新加坡的抗疫可以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政府都根据疫情状况及时、快速地做出决策。第一阶段(1月23日-2月4日):第一波境外输入主要是来自武汉的游客。1月23日,中国武汉封城,新加坡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一名居住在中国武汉的旅客抵新后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到医院挂急诊后确诊。随后几天,陆续出现确诊病例,都是从武汉输入。1月27日,新加坡卫生部(MOH)宣布实施强制休假计划(LOA),强制要求雇主对从中国来的员工实施14天强制休假,由政府给予企业相应补贴。1月29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禁止14天内曾前往湖北的旅客及持有中国湖北签发护照的旅客入境或转机。1月3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将此禁令延伸至所有过去14天曾到中国大陆的旅客,自2月1日晚上11时59分起实施。对于从中国大陆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者,仍能入境新加坡,但需要申请14天的“缺席假”(类似居家隔离)。新加坡政府也将从即日起,暂停签发各种准证给中国的访客,之前签发的短期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也会被撤销。
(新加坡媒体梳理的入境相关防疫措施。来源:作者供图)
第二阶段(2月5日-3月10日左右):本地社区传播这一阶段除了撤侨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入境之外,移民厅暂停了有中国大陆入境史的各国旅客入境新加坡,因此,不再有境外输入病例。此阶段出现了多个本地社区感染群,包括永泰行、神召会恩典堂、实里达航空岭工、Wizlearn Technologies(一家科技公司)、裕廊战备军人协会(SAFRA)晚宴感染群。随着本地感染群中的不明感染源的出现,确诊人数的增加,卫生部将疾病暴发应对系统 (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DORSCON)的等级从第二级“黄色”调高至“橙色”。“橙色”级别代表“疫情严重且容易传播,但在新加坡尚未广泛传播,目前正在得到控制”,允许政府采取隔离、体温监测、限制医院访客等“中等”社会干扰措施。在2003年SARS和2009年H1N1流感期间,新加坡也曾将疫情警报升至“橙色”。
第三阶段(3月11日-3月下旬):本地传播和第二波境外输入3月初,中国的疫情得到遏制,逐渐见到曙光,但欧美、东南亚多个国家疫情恶化。对于开放度较高的新加坡,新一波的输入型病例已经席卷而来,而且病例比第一波更多。3月18日,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实施“封国”。3月23日,新加坡颁布新令:所有外国的短期旅客,无论国籍都不能入境新加坡,或在本地转机,开始“封国”。边境实施了控制,境外输入型病例会回降,接下来就该进入第四阶段,回到本地社区传播的管控,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3月23日,新加坡加强入境管控。大意为,所有短期旅客将不允许入境新加坡,人力部将只允许持有工作准证的人士入境。来源:新加坡移民局官网)
第四阶段(3月23日起):本地社区传播的管控为进一步减少国人的社交接触,政府强制本地所有酒吧、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和卡拉OK店)、补习中心等,从3月24日起至4月30日关闭一个月;在工作场所和学校以外的所有聚会也不能超过10人。零售商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因为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间较短,可继续营业,但需确保场内每16平方米空间不能超过一人,以减少人潮密度,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面对近期居高不下的确诊数字和出现新的感染群,尤其是凤山的Sparkletots学前教育中心和杜佛阁国际学校两个新感染群,教育部长王乙康3月27日宣布,从4月开始,本地学校将让学生每星期在家学习一天,加强安全社交距离措施,让学校逐步过渡到综合学习的模式,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准备。
(教育部规定,学生每周在家学习一天,小学生、初高中生分别是周三、周四、周五,错开在家的时间。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网)
从上面颁布的各条指令和措施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因时制宜的态度,反应迅速,防疫姿态积极,执行力强劲。至今为止,整个社会未出现大的骚乱和躁动,这当然离不开配合的国民。面对疫情,与其说新加坡有个“佛系”政府,倒不如说新加坡有一群“佛系”的民众。新加坡的国民十分相信政府的决策,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想当初,刚独立的新加坡毫无自然资源,贫穷落后,种族内战频发,如果没有一个精明、执行力强、有远见的政府,新加坡不会短短30年内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在东南亚稳定立足。所以,新加坡的老百姓是相信政府的,支持政府所作出的决策。最初的“佛系”防疫,政府建议健康公众无需戴口罩,国民是听话的。我清晰地记得,在1月下旬,正值全球华人的农历新年。有朋自远方来,我做地陪。陪同朋友逛商场时,我发现10个本地人中,可能仅1人佩戴口罩,那个人还是我。可见,国民是相信政府的,也做到了政府提倡的:健康的人不需要佩戴口罩,口罩留给那些需要的人士。随着疫情的升级,在政府将疫情警报调至 “橙色” 时,出现了一次抢购热潮,但不过2-3天而已,因为各大超市快速地补充齐全了货品,领导人也立即发表视频讲话,告知公众:新加坡的货源充足,无需囤积,不必惊慌,只是购买自己所需物品即可。第二次抢购热潮发生在邻国马来西亚宣布封国的那一刻,毕竟新加坡是实打实的进口国,走进超市,所见到的食品大部分是进口的:印度尼西亚的猪肉、中国的大白菜、马来西亚的黄瓜、泰国的芒果,俨然走进一个“联合国”。因此,距离最近的马国锁国,对新加坡带来了巨大影响,很多民众连夜排队购买基本生活物资。不过,我还从来没经历过排长龙抢购的场面。我家楼下是一间24小时的超市,当我踏着清早的露水,做好长时间排队的心理准备去超市购买所需物品时,发现超市和平常一样,并没有出现米、面、方便面、厕纸断货的情景,眼前的货柜上都是满满的。我想,大部分民众经历了第一次的抢购,已经明白,政府并非空谈,无须惊慌。截至4月10日,新加坡累计确诊1910例,死亡7例。而在9日,新增287例,创单日新高[1]。近期,这样的数字居高不下,政府不断调整出入境和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以及对学校的监控防疫措施,大部分民众还是能够理解和支持的。3月28日早上,我前往巴沙去买早餐,发现座椅上多了很多封条,提醒公众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病毒传播风险。而且,一些监管人员时不时地来查看。就连卖彩票的站点也都画上了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标志。
(新加坡的菜市场等人群可能聚集的场所,座椅上贴了很多封条,地下也设置了“安全距离提示线”。来源:作者供图)
当然,有支持就会有反对。针对疫情升级,目前最多的反对声是,很多国民对于政府没有立即停课的不解,以至于有上万人请愿,要求“停课停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3月27日发表了讲话,表示学校不会停课,因为关闭学校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解释道:“一旦学生停课在家,有家长照顾问题不大,但那些没有家长看管的学生呢?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学生,可能不会乖乖听话,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那就有可能溜出去,到处乱跑。比起在严格管制的学校里,他们更有可能在外面感染新冠病毒。”作为一名在政府学校代课的老师,我理解政府的苦衷,也非常支持,毕竟,学生在学校是可以受到严格监控的,每天测两次体温,集体活动已经全部取消,就连间餐的人数都是控制在10人左右。课室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他们所接触的人也固定,和社会这样复杂的环境相比,学校还是简单的。即便发生感染,追踪起来也不太难。可以说,学校是新加坡防疫最重要、最艰难的一块阵地。政府不会轻易关闭学校,对于学校的防疫措施是一点儿都不马虎。其实,新加坡政府非常有远见,防患于未然,早在2月,各学校就已经开始为网课做准备,要求各科目老师准备网课,教课内容可以从3月到6月。从4月开始,学校开始每周一天在家上网课,这也是为了让老师、学生和家长慢慢适应,有个过渡期。如果说真的到了必须停课的那一天,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新加坡政府的这种预见性、居安思危的思维值得借鉴。
(总理李显龙发表讲话,解释为何不会停课。来源:作者供图)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医疗中心,著名的旅游城市,开放度极高,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疫情的冲击。面对近期疫情的升级,我们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政府会做出怎样的抗疫举措。但我想,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不管国情如何,不管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如何,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疫情严峻,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尽可能照常生活,避免大起大落的行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最终战胜疫情。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局限,当然也有其引以为傲或赖以生存的法则。在全球暴发疫情面前,政府快速反应,用果断而睿智的决策力,积极抗争疫情,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势汹汹,对于狡猾的病毒,没有成功的模板让我们来复制,各个国家的政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自身实际国情出发,冷静判断,做出适宜的举措,说服和安抚民众。提倡和宣传防疫抗疫是每个人的责任,在“疫劫”之下,每一位公民要履行基本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保护好自己,也就是保护好他人。相信很快就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刻!
[1]https://experience.arcgis.com/experience/7e30edc490a5441a874f9efe67bd8b89
【主创团队】
编辑:张杰、王凤灵
排版:周舟
运营:赵亚楠
统筹:张宁